唐老师傅

2022-04-05 00:18 发表于




最近在整理素材时,注意到一篇我很早以前写的文章,当时主要聊了下对于公寓这类产品的看法。



那会儿因为各种综合原因,没有在微博/微信公开,一直就躺在草稿箱里了。



如今想起回过头来看,似乎也还蛮有道理的,大体的逻辑观点并没有咋过时,感兴趣的可以看下原文:



上下滑动可查看全文



不过毕竟过了这么久,俺们对于市场的理解也会有更深的认识,旧文重读还是能感觉到当年笔风上的稚嫩。



看着费劲吧唧扯了几千字,却并没有太好的戳到核心要点。



一、关键要点



当时公寓市场表现弱势的重点,实际就是基于其产权问题,衍生出了贷款、税务、户型、学区、户籍、居住等等一系列缺点。





就算同期滞涨导致价格均为同条件住宅七折,加上有不限购的优势,但实际上产品竞争力并不行。



当然这些概念还是有点抽象,说白了就是公寓虽然便宜,但在当时比起买普通住宅并不具备啥明显优势。




住宅

公寓

价格

200

140

首付

60

70

月供

7430

7577



更直观从普通人视角出发,住宅七折的价格买个商务公寓,贷款也没背那么多。



结果首付支出、月供压力、利息成本并没有优化,甚至还高了一些。



产证面积看着一样,实际到手的房子愣是小了一截。



上不了学、水电燃气贵不能入户也就算了,本来买公寓普遍意愿都是奔着投资去。



结果一看税费,这可咋卖,能涨赚的也大头上交给社会了。



加上本身公寓这块名声就不太好,互联网上各种声音都说十有九坑。



只要相对那么理性点,买之前好好算下这笔账,应该就很难冲动起来了。



所以当时看着价格便宜,但产品上还是缺乏足够的竞争力,过去和后续市场表现不行,并不会很难理解。



二、重新思考



不过三四年后的现在,市场环境又有了很大的变哈,当我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想到。



既然公寓本身是没有原罪的,过去市场表现不佳的核心在于,作为房子或作为产品,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。



所以本就应该价格低一些。



而这些都是基于其特殊的产权性质,政策面上的限制过多所导致的。



如今公寓的价格随着持续滞涨,许多单价已经仅为同楼盘同户型一半。



官方也注意到了类住宅产品(公寓)与他们当时的设计定位背道而驰,所以增量新房不再批售商务公寓。(历史遗留不算)



也算是控制了过往数不清的公寓新房库存,远期这类产品的供求关系格局会好一些。



加上深圳随着20年之后接连不断的调控,住宅在这方面似乎并没有比公寓好多少,甚至有些更加苛刻。





当我再反过来看这个特殊产品,已经具备了其一定的竞争力和性价比,在市场上并没有以往那般尴尬。



若是市场关注二手成交应该就能注意到,此类产品的交易活跃度,明显比住宅高上了很多。。(佐证太麻烦容易偏题,自行找案例)



三、小结



当然就算如此,除了消费性需求,我也依旧还是不鼓励买公寓。



也许在此深挖能够找到一些好的投资机会,而产品竞争力也确实是决定市场表现最核心的因数。



但长久以来低迷的市场表现,给此类产品带来的负面印象,在很长时间内也很难被撼动,背后依旧还是有着不小的不确定性。



与其在坑里淘金,还有更多更加主流简单且收益未必更差的投资玩法,没必要挑战这种高难度的操作。



单纯只是想通过这个案例的探讨,给大家带来不同角度的思考,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出不同观点。